年年高考年年热,全民都在盼高考、怕高考、担心高考,高考似乎左右了我国学子的前半生,如果是把赌注全押在这,那就是一生被左右。甚至我国的大 部分家庭也被这高考所左右。大家的疑问是,为什么我国大众被高考所左右?其实,不是我国大众要被这高考左右,而是我国社会要求我国大众必须被高考左右。改 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恢复高考后,中国人改变了过去的观念,把“唯才是举”的观念抛开,重新恢复了那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当然,平心而论 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说它有客观的存在性。是政治现实的反映。但它也确实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回潮,可很多人可以说是大部分、绝大部 分人都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观念,因为它是时髦的观念。因为正是学历让很多人没有什么才能、没有什么政绩,没有什么成果就成为“明白人”,就成为高官。不是那 个年代的“明白人”使“学历”、学而优则仕重新统治了我国相当多人的心理,而是这种学历左右社会一切的事实让所有学子们都不得不争当“明白人”。虽然事实 是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提拔干部最没有谱的一个时期,甚至比历代科举选拔官员更离谱。可“明白人”心理已经统治我国几十年至今没有改变则是没有疑问的。 而没有学历或者是学历低下的人不论有什么才能或政绩都始终被认定是“糊涂人”而被压下去。这不仅形成一种“学历”唯上的观念和社会氛围,也让那时到现在几 乎所有人都把学历想疯了。假学历怎么出来的,逼出来的吧。可这却被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发展需要的,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于是乎,“学历”成为所有人争 抢的名片而延续至今。而能让人获得学历的途径自然是上大学,也必然让所有学子趋之若鹜。于是,就有“独木桥”的出现。换言之,我国的“独木桥”是人为制造 出来的。尽管从改革开放至今,大学的升学率不断地攀升,但大家眼前看不见别的路,还是只能看见这座“独木桥”。大学升学率的提高不过是让独木桥显得宽了 些,让桥那边的“风景”看起来更加诱人,让那边的“风景”的范围不断扩大而已。这不,上了大学,还要上研究生,上了研究生,还要上博士生,上了博士生,还 要上博士后,也就是说“独木桥”伸向了遥远的远方似乎没有尽头,引导着所有学子向它奔去。在下说的是成本与效益的比较。这让中国产生了多少创造?但至少这 使中国的很多学子成为范进式的人物,把一生押到高考上,押到没用的“八股式”的所谓学习内容上,押到不断地考学上。因为你不继续上就意味着你甘落人后,或 者是被迫掉在某个台阶上,但这个台阶是只能下不能上的台阶。我国社会上分三六九等就是由这学历来分的。不管你有没有真才实学,社会上的所有谋生单位都先看 学历,甚至是只看学历。只要你学历拿不出,学历不如人家,你就得给人家让路往后靠,学历高的待遇就高,学历高的可能先天就能当官,那怕是干同样的活,甚至 是不用干活。而没学历的大概是要成为“提鞋者”,一切都得干。但待遇低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关键在我国社会如果学历低就意味着未来没有前途。你学历低走上社 会工作不论多少年,一抬头就得碰上“天花板”!也许你离退休还早,但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已经固定下来了。改变自己升上去不可能,学历没有达到永远不在考虑范 围内,而往下掉则很容易。
而高考这“独木桥”长期以来就成为人生的“金卡”通行证,不管过得去过不去,学子们都得闯一闯。不过不走这“独木桥”能走哪呢?没路吗?因了这 “独木桥”的出现,学子们别的路是看不见的。或者说大家反而把这“独木桥”看成是“光明大道”,你不走这“独木桥”就被人看成是不走“光明大道”。那么, 不走或者是没能通过这“光明大道”的就不得不走“羊肠小道”了,羊肠小道当然就是“上山”而不是“进城”。“上山”或“进城”在现代人来看孰轻孰重都能分 得清吧? 总之,在高考上我国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一种限行的现象或者叫限行的潜规则!客观上限制了其它的路。也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某种限制创新,限制创造,限制开 拓思路,限制解放思想,限制个人自由发展的基本格局。一旦开始上小学,目标就固定下来,成为新的八股考试的参与者,而一旦失败也就成为限制的牺牲品,走上 社会的道路成为一条窄路,或者成为被人们看不起甚至鄙视的道路。在下的这个“解放思想”不是政治上的,而是思维上的。由于高考把学生们逼到“独木桥”上, 学生们要么重走八股路,要么就练记忆力,学校的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不是让学生的思想开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把学生限制在既有固定的、原有的知 识记忆上或者叫书本上。中国的学生会怀疑相对论吗?会怀疑万有引力吗?会想像天外之天吗?也就是说,我国高考的最大危害其实是限制思维的活跃和开放。这种 限制在学子们的身上表现极为明显。
由于改革开放后受西方宣传的影响,我国在教育上出现了唯西唯上、唯外唯上的教条心理,把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所谓“外国月亮就是圆”发展到了极 致,以至我国的很多、甚至大多数的学子们的思维都限制在这一范围内了。不是学生们只知书本,不知实践,不知实际,在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后,我国的学子们在 高教中只会干两件事。其一是不停地考,最后考出国,至于为国服务,为民服务没人这么想过。其二是混学历。学历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真才实学,混出来就可。 在高校中混学历成为大多数学子们的“正道”,几乎所有中国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都无法与工作岗位上的任何人相比,无论他是在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如此。 不仅高考让他僵化,教育把他限制到书本上了,也是高考把他逼到了混的地步,不是离开书他什么也不会,而是书他也没有真正看全看完过。真正成才的有吗?也 有,凤毛麟角。或者是经过十几年在社会上的重新培养和个人重新努力才能成才。
当我国的学子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洗礼后再回头看高考,会有什么体会呢?可能人与人不同,但高考这块敲门砖太重了大概会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种现象能改吗?可能我国在学生就业上强制要求所有单位都得进行公开、平等的考试才行。不论是什么学历,大家平等参加所有企业、事业、机关、院校、医院、研究机构、金融单位等等的招聘考试。所有考试不限学历,拉出来溜溜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