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年相识与OpenAI的创立:共同的愿景
2010年代初期,硅谷这片创新沃土上,马斯克和奥特曼的相遇,为后来AI领域最重要的篇章之一——OpenAI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奥特曼通过Y Combinator的合伙人Geoff Ralston结识了马斯克。
Y Combinator (YC),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创业加速器和种子基金,是硅谷创新生态的心脏。它以其独特的短期集中孵化项目,为早期初创公司提供资金、密集的指导、强大的导师网络和庞大的校友资源。YC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人们需要的产品”,并成功孵化了Airbnb、Dropbox、Stripe等众多明星公司。作为当时YC的总裁,奥特曼凭借其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产品方向的卓越把握以及构建顶尖团队的能力,在创业生态中声名鹊起。虽然奥特曼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代码开发者,但他从小展现的编程兴趣、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的背景,以及在创办Loopt和领导YC期间积累的产品和技术视野,都证明了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战略洞察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对未来科技有着超前思考的人物走到了一起。马斯克彼时已是特斯拉和SpaceX的掌舵人,以其颠覆性的创新和对人类未来的忧虑而闻名。他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生存风险”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认为AI的失控可能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
2015年,正是基于对AGI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潜在风险的共同认知,马斯克、奥特曼与彼得·泰尔(Peter Thiel)、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共同创立了OpenAI。它的初始定位是一个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其核心使命异常宏大且崇高:“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开端,旨在通过开放和协作的研究,避免AI被少数公司或政府掌控,确保其发展符合普罗大众的利益。马斯克本人为OpenAI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担任了联席主席,希望借此引导AGI走向一个安全、有益的未来。
二、 分歧的萌芽:营利化与控制权之争
然而,理想主义的光环并未能完全掩盖现实的挑战。AGI的研发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计算资源和顶尖人才,这对于一个纯粹的非营利组织来说,是巨大的财务压力。随着OpenAI的深入发展,马斯克和奥特曼在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1. 非营利与营利模式的根本分歧:
OpenAI成立之初的非营利定位是马斯克极为看重的基石。他认为,像AGI这样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技术,绝不能被利润动机所驱动。1然而,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和研究投入,OpenAI在2019年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战略调整:它宣布成立了一个“有上限的营利性”实体。这意味着公司可以接受外部股权投资,并为投资者提供有限的回报,从而吸引更多资金。
对马斯克而言,这一转变无疑是对OpenAI最初使命的背叛。他认为,一旦引入了营利性机制,就可能无法避免地将经济利益置于安全和人类福祉之上,从而偏离了“造福全人类”的初心。他认为,这将使AGI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险。
2. AGI发展路径和控制权:
马斯克对AGI的安全性和控制权有着近乎偏执的关注。他坚信AGI可能带来“生存风险”,因此主张OpenAI应该保持一个极其谨慎、透明和开放的模式,不被任何单一实体所控制。他希望能更深入地参与OpenAI的管理和技术决策,以确保AGI的开发方向完全符合其安全愿景。据报道,马斯克曾提出将OpenAI完全并入特斯拉,以整合资源并加强控制,但这一提议并未被OpenAI董事会采纳。
而奥特曼及其团队,虽然也强调安全,但他们更倾向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速AGI的开发和实际应用。他们认为,通过快速迭代和部署,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解决AGI可能带来的问题,并通过产品的普及将AGI的益处更快地带给世界。这种差异最终也体现在了公司治理和谁来主导AGI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上。
3. 竞争与合作的态度:
马斯克认为,面对像谷歌这样拥有海量数据和计算资源的科技巨头,OpenAI需要获得更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才能进行有效竞争。他主张更激进地获取资源,甚至不惜将OpenAI与特斯拉深度整合。
奥特曼则致力于将OpenAI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领军企业。他更倾向于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获取资源。最为显著的是OpenAI与微软的深度合作。微软向OpenAI投入了巨额资金,并获得了其AI技术的使用权,OpenAI也借此获得了巨大的计算资源支持。马斯克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这种合作进一步偏离了OpenAI的非营利初衷,并使得微软对AGI的发展拥有了过大的影响力,这与他最初设想的普惠、开放的AGI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 盟友的决裂:分道扬镳与公开对峙
上述分歧日益加剧,最终导致马斯克于2018年离开了OpenAI的董事会。他的离开标志着两位创始人之间最初的联盟彻底破裂。此后,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并演变为公开的争议和法律纠纷。
马斯克在离开OpenAI后,多次公开批评OpenAI的营利化路线,指责其背离了最初的使命。他认为OpenAI在与微软合作后,变得过于封闭和商业化,未能兑现其“为全人类造福”的承诺。他甚至在2023年成立了自己的AI公司——xAI,宣称其目标是“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并与OpenAI展开直接竞争。
而奥特曼则带领OpenAI一路高歌猛进,发布了ChatGPT等一系列颠覆性产品,将AI技术推向了大众视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AI热潮。OpenAI在奥特曼的领导下,快速成为了AI领域的领头羊,并获得了微软的巨额投资,市值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奥特曼将公司的成功归因于其营利化模式带来的充足资金和人才吸引力,认为这是实现AGI愿景的必经之路。
四、 法律诉讼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2024年初,马斯克正式对OpenAI及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提起诉讼,指控他们违背了OpenAI最初的非营利使命和契约承诺。马斯克的核心诉求是要求OpenAI恢复其非营利状态,并公开其AGI技术的代码。这起诉讼将两人的矛盾推向了高潮,也揭示了AI发展道路上关于使命、控制、安全与商业利益之间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这场诉讼不仅仅是两位科技巨头之间的个人恩怨,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全球在AGI发展方向上所面临的集体困境:
-
AGI的商业化是否与“造福全人类”的使命相悖?
-
谁应该掌控强大的AGI技术?是少数公司、政府,还是应该普惠大众?
-
如何在加速AGI发展的同时,确保其安全性并避免潜在风险?
马斯克和奥特曼的故事,从共同的理想主义起步,到因理念分歧而分道扬镳,再到如今的法律对峙,正是AI时代复杂性、机遇与挑战的缩影。它警示我们,AGI的未来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问题,更是伦理、治理、社会责任和人类价值观的深刻拷问。他们的分歧,也必将深刻影响未来AGI的发展轨迹和人类社会的走向。
这个故事远未结束。马斯克和奥特曼,两位曾并肩作战的AI先驱,如今在各自的道路上探索着AGI的未来。他们的理念碰撞,无疑将继续塑造着这个最具颠覆性技术的演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