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国共两党对抗,国民党方面的高官是采用高学历人才的路线的,所有的部长基本上都是留美博士。而共产党方面,则分知识分子干部和工农干部两大类。
但是到了今天,我以为通常不要叫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而是似乎应称之为高学历人才和低学历人才两部分。本文提到的高学历人才,指的至少是硕士、博士这样的人才。而所谓的低学历人才,是指的文化水平不太高,比如说,高中,或者大专,或者大学本科这样的人才。
我以为,毛泽东当年的两种人才混用的策略,今天是可以考虑采用的。事实上,共产党高级干部中,有许多高学历的,留苏留法的,包括周恩来等都是高学历人才,他们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有许多低学历人才,如陈永贵,吴桂贤,谷牧,孙健,彭德怀,许世友,李瑞环,等等。这些人抓起工作来也没有听说谁是蠢才,一无是处,啥贡献都没有。
关于两种人才的混用问题,毛泽东最重要的著作是《整顿党的作风》。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专门批评了知识分子干部,也就是高学历人才,他在文中说:“有什么办法使这种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一点许多大公司都是这么做的,就是注重实际工作经验。
而毛泽东也批评工农干部,也就是低学历人才。他说:“我们的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没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幼年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套,这种学习的内容虽然陈旧了,但是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何况现在不是学的孔夫子,学的是新鲜的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文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我们党中央现在着重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否则工农干部虽有丰富经验,却没有学习理论的可能。”
毛泽东对于高学历人才和低学历人才最后的总结中说:“由此看来,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必须使两种人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
而我要补充一点:如果在中央高级领导干部中,同时存在高学历人才和低学历人才,可能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一定帮助。
这是因为,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未来当总理的。家长们一直在努力关注着我国上层领导的构成的变化,并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如果一个高级干部在公开场合多讲了几句英语,就会在全国掀起英语热。而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讲话的时候多说了几句文言文,那全国就会掀起国学热。如果高级干部中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多,那么所有的家长都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考进清华北大。如果各级干部都是博士,家长就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去弄博士学位。
如果未来中国的高层领导中也有低学历人士,如吴桂贤这种,这家长们也就注意到这一点,也就对孩子一定要考清华北大这事情不那么太关注,小孩子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压迫。
而且前苏联的解体,在我看来都是因为高学历人士掌握了苏联造成的。而我国以前封建社会的所谓周期律,要知道刚打下江山的开朝皇帝都是两种人才混用的,等到了科举考上来的人全面执政的时候,国家往往就开始衰败了。主要是高学历的人愚蠢?要不,怎么新打下江山的人又能够管理得好了呢?因为新打下江山的人是两种人才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