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一位名叫武亦姝的16岁高中生,用她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气度不仅惊艳了全场还迅速走红网络。嘉宾对她赞不绝口,电视机前的众多观众也被她“实力圈粉”,更有人形容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幻想”。
在央视大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这个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的16岁少女,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最终在总决赛中胜出,成功登顶,拿下冠军,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网友们纷纷被武亦姝在古诗词方面的才情所折服,更惊讶于00后的生活里不仅仅有动漫、游戏,也能和中国古典文学结下深厚情缘。
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像很多网友那样,觉得“哇,这个女孩肯定是个大学霸”,而是节目过后,网友对武亦姝的评论,以及背后引出来的“孩子到底要不要背那么多古诗词”这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一个人在某方面出类拔萃,或者成为所谓的“网红”,总会有不同声音。对这位复旦附中女生来说亦是如此。有人说,她肯定是个“天才”,否则学业那么重,哪儿有时间背会那么多古诗;有人说,肯定是从小背父母逼着背的,肯定“童年比较缺失”之类;还有人说,会背那么多诗又怎样,高考又不考......还有有人担心,选手只重视背诵诗词的数量,而忽略理解。
对此武亦姝说,自己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据悉,武亦姝就读的高中——复旦附中语文组对学生有传统文化泛读的统一要求,其中,包括了课本、传统文化(文言文、诗词等)、文史哲名著三块内容,每个同学都要自由做选读,并建立自己的读书档案。
翻看武亦姝一学期的读书记录,和别的学生不同,武亦姝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她在一学期里读的书既有《庄子》《浮生六记》《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天赋是由长久积累而造就的,没有谁生下来就会,尤其是文科能力的变化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量化。武亦姝的语文任课老师王希明说:“武亦姝的才情,和她长期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关。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发自内心的爱好,没有爱好是坚持不下来的。”
武亦姝因古诗文走红,
语文老师却担忧古诗文教育
有网友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
他说“武亦姝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爱好和积累有关。武亦姝的走红,只能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学生)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换言之,不是武亦姝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有多深,是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少得让人担心。
这一稍显悲观的看法,或许来自于他的高追求。他希望达到的是,让学生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他的精神,根植到底部,作为一种底层展开。”
不要再为孩子
要不要从小背古诗词而纠结
要不要从小让孩子背那么多古诗词?会不会对孩子成长不好啊?复旦附中女生走红,再一次引发家长们在互联网社群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其实这是老生常谈了。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就让它发生吧。
背诵古诗词其实也是在提升孩子的感受力。就像武亦姝同学说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现代语言很难给人这种感觉。”拒绝古诗词,就是在拒绝孩子以另一种方式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有一句话这样说的,“读书不是为了人前显摆。是为了当我看到天边飞鸟时,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鸟’。”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逼孩子死记硬背的,就一定不要干,家长威权主义是今天中国孩子创造力被磨灭的根源之一;但是如果家长引导孩子从小从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开始,循循善诱,倒是无妨。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表示:“《唐诗三百首》的原序里就有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吟诵过程中,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对诗的理解,不需要考她一个字怎么念,一个词怎么解释,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武亦姝走红其实是一个连带效应,“许多小朋友看完节目后,自发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祝福所有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祝福他们不用为了应付考试而生生记住那些“必备100句”,也不用去跟别的孩子“比学赶帮超”,更不必去试图复制一个“武亦姝”——并不是每个高中生都有必要、都有能力去做一个“学霸”,并熟背2000首古诗的。但“学霸”之于古诗词的热爱,却大可以复制推广、影响久远。
希望这些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是因为一颗纯粹喜爱之心去接近经典、接近传统、拥抱中国文化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而对我们更多人即便没有背诗,也无妨借这个机会,去审视前人一路留下的思想宝藏,去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文本,去亲近一个相熟却也可能生疏的文化传统,去寻找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