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list 0 ¥0.00

职场人的学习方法

 

随着年龄增大,学校生涯渐行渐远。原本的学生时代的一些办法也不再适合职场。原来可以靠着年轻,能“博闻强记”,翻一遍书就知道个差不多,现在可做不到了。但是因为经验的积累,理解分析能力却又比以前好的多。我们只能适应这一变化。

学生时代,研究东西以兴趣爱好为主,但等你工作了,目标立刻就变了,变成以尽快达成目的为主,而且还要有足够好的质量。因为学校衡量你的指标是分数,而社会只关心你做出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就本人所在的IT行业而言,技术更替无比迅猛,不断的有更好的新技术涌现,淘汰掉一批旧技术,花样翻新。你不更替自己的知识库?那只能落后于别人,也就少了不少选择的机会。这样一来,过去“细嚼慢咽”式的学习,就凸显出不足了 - 没人给你这么多时间啊!所以要转换学习的办法。

我总结出的办法归成几点,逐一说明。

1、先磨刀。

尤其关注学习方法的学习。这点很容易理解。方法是工具,是一把刀的刀锋。我平时很注意收集/学习别人总结出的优秀办法,想办法试试自己应用一番,学到手里。一些方法有比较强的私人习惯,你未必觉得用起来多舒服,那就要分析一下里面是不是有不够合理的地方。研究点认知心理学,对判断总结好办法有不错的帮助。人类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特性,这些特性影响你我,是共通的。比如我以前看到几本书都谈到“与既有知识建立连接”这个概念,就得到了启发。还有一篇文章在这里:学得快,记得牢,花的少 - 请尽快开发你的大脑

2、独观大略。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诸葛亮学习与他人不同。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其实我在这里借用这个,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而要懂的东西却又那么多。 细嚼慢咽只适用于经典著作,需要打基础,扎根的时候。一般的技术类资料,看个大概就好,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知道,都记住,你也做不到 - 也许个别天才能吧,不在讨论之列。学的太多太细,可能前面学,后面忘,意义不大。

比如说,你需要用一套新的技术框架来完成工作,又一点不懂它,咋办?

可以这么做。看它的官方文档/入门教程。官方文档一般是技术开发者/维护者编写,是最真实/可靠的资料。先大概过一遍,不用记住细节,只要知道它的特点是什么,能做到什么,能干啥。缺点有没有?注意事项是什么?如果需要查找细节,就标记个位置记录。此外,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设计思路,则要认真对待,因为这是精华。不懂概念你就没法理解和使用了。对于提到的入门教程,方便的话就实际真机跑一遍,会有不少感性认识。

搜寻一下别人总结的“最佳实践”。真正使用过的人有经验,有发言权,我们可以看看里面有没有常见的“坑” - 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你就会避免再犯错。另外,通过技术比较,会发现所选技术的优劣所在。在产品技术选型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了。不过,也要注意分辨,各人有好恶,别人说的可未必都对。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原本的东西可能已经改进的很多了。所以还要看下发言的时间。

3、主题阅读+查询

搜集下相关的电子书籍。这些技术类的电子书,好些都是英文版本,莫怕。一些优秀作品已经引入国内,可以买下电子版本。在我看来,电子书的优点不仅是在阅读方便上,而更在于可以迅速的查询相关知识点。当你需要比较深入的了解一个概念/知识点的时候,你可以打开所有的相关资料,找到这块内容,对照查阅,理解。因为不同的作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论述角度,这些区别会加强你的认知能力。资料的反复印证,也是学习、复习的过程。

英文要学好,因为太多的资料没法翻译 - 来不及翻译的。别的不说,最起码阅读要过关,能不受阻碍的理解作者的意思。其实习惯了跟母语阅读差别不大。

4、实际练习,融会贯通

了解个大概,就可以开工了。这个时候,遇到不懂的东西要去查明白。要回头翻看翻看书、教程,看看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是否恰当。而对于接口类的,去查手册即可。

对于不同的技术,要给予不同的学习程度。比如工作中最常用的工具,一定要多学多练,尽力做到精通。因为它会解决你的问题,提高工作效能。

很多技术,是有共通之处的,你能发现并总结出来嘛?比如大量的WEB开发框架,都选择了MVC架构。你理解了一套,用新框架的时候,跟过去的对比连接,就可以总结出规律性,有助于更好的提高技术水平。

学得快,记得牢,花的少 - 请尽快开发你的大脑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是几年前的书了。为什么我现在又找出来重看?当然是因为工作需要。在新的一年,我需要重新整理一下思维,为开展新的任务打个更好的基础。除非被证明,里面的理论是错的,否则这种书是不会过时的。

为了重温本书的知识,我同时阅读参考了如下书籍资料:

《我们要自学》 - 图灵出品的另外一本学习书

《深度学习的艺术》 - 知乎采铜

《暗时间》 - 刘未鹏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 - 斯科特·扬(Scott Young)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 约翰·安德森

为什么读本书这么辛苦?我有主题阅读的习惯。不同的书讲同一个话题,相同的内容可以促进记忆,相互验证;不同的部分可以相互补充,切换看问题的角度。

关于本书,有些遗憾的是书名。我猜测可能是出于“时髦”,起了“程序员的思维修炼”这个名字。其实完全可以去掉,副标题就已经涵盖了一切: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我怀疑是书名迷惑了一批读者,让人以为它是程序开发类的图书,限制了读者群的范围。如果直译,书名其实可能是:《思维与学习的实用指南 - 重构你的湿件》

本书半行代码也没有,是切切实实的思维和学习指南,书籍内容和翻译,都可以打高分。

作为程序员,可能是这个社会里面学习压力最大的一个职业了。其它好多职业,上完大学就等于职业训练完成。工作个N年,积累了各种经验,处理业务会更圆滑老练,除非你要追踪世界前沿,否则一般不需要在职业知识更替上费多少心力。没见那么多穿越、玄幻小说大行其道、流行的一塌糊涂么?闲的。

程序员就惨了。作为知识更新代谢最快的行业,新技术、新思维、新框架层出不穷。你不学习更新,只能等着知识老化,个体价值也会逐渐消解。而如何让自己学的更快、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则大有门道。

本书从多个部分,论述了这些内容。为了验证其有效性,一方面我自己尝试实践,另一方面在充满严肃学术味道的《认知心理学》里面寻找参照和来源。我认为它的知识还是可靠的。

对这样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图书进行评论,有些困难。因为我不想总是重复里面的内容。所以我尝试从自身对学习的理解角度来解读它。

在学习方法的研究上,我认为国内的认知还是比较落后的。传统文化上,推崇苦读 - “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云云。快乐、轻松学习方法往往会被认为“不用功”,轻松又学的好的呢?则当成天才看待。学校教育上,充斥着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对方法类的内容关注的不够。讲求方法,不代表你可以轻松、不费吹灰之力的完成学习任务,难的东西还是很难,它也不能抹平智商的差异。只是它通过对规律的总结和遵守,消除了你的各种无用功。同样的内容,你可以学得更快,记得更牢,花的时间更少,何乐而不为?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你的头脑是最重要的武器和财富,不断的打磨它,让它锋利、有威力,是必须的任务。

首先,你要客观看待学习成长的历程:本书开头的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是个很有效的描述。达到专家级水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的,所以才有了10000小时(10年成就专家)的说法。而且,练习、实践还必须有质量。这解释了真正的专家为什么这么少。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概念:二阶不胜任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也提醒了读者:广泛阅读,保持好奇心,在头脑中多索引一些线索以便查找。

要学得好,首先了解你的大脑。书中有个词汇:wetware - 湿件,专指人脑。但是人类对自身大脑、意识的认识,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认知心理学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个困难:人类在认知心理学上的耗费,大半用于摆脱错误的观念。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各种设备的发明、改进,以及各种实验的开展,一些理论已经被证实或证伪。对学习过程中大脑的活动特征,人们认识的越来越多。我们不必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作者用了一个很出色的概念,来形容人类大脑的一个特性:内存和总线竞争。有点麻烦的是,这个双CPU模式、总线的概念似乎只有程序员最理解。不过看到里面的图也就秒懂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如果照搬,读者多半读不下去了。

他一边阐述大脑的奥秘,一边顺势提出各种训练方法。比如用绘画训练刺激右脑、建立幽默感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你的大脑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提高效能。还记得图灵的另外一本畅销书么?《黑客与画家》,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本书都看过的人,会切实的体会到这一点。

了解了你的头脑的生理特性,剩下的就是扬长避短的使用针对性的方法了。里面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一点是:作者认为短期培训没什么用。他称这种培训为“羊浸式”。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反馈,往往导致随机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不知道多少培训公司要反对他。

大部分人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我从各种材料上对照过,方法大同小异,都有共同强调的地方。比如,阅读应该是“问题导向”的。什么意思?你看书的时候,要发掘出问题来,让头脑有好奇心,去追着问题的答案。深度学习里面,称之为“建构主义”的模式。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而高效学习的核心,我认为其实就一个:Connect。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把知识串成线,织成网。利用有序重组无序,让旧知识和新内容建立联系。 只有这样,你的大脑才能有效的建立“索引结构”,迅速的提取需要的内容。

深度学习里面谈到:

...就像一根根富有韧性的细线,帮我们把各种知识、经验、观念和方法串在了一起,使散落的砂砾变成一串串富有光泽的珍珠项链。可以说,一个学习者越是成熟,他就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

本书作者在穿插于书中的各种方法,大都是围绕着大脑生理进行的。里面有几条很有趣,效果立竿见影。比如他提到:压力扼杀认知 - 看看IT业那么多疯狂加班的公司吧,加班是不会带来创造性的突破的,它只会抑制创新;避免多任务处理;多用一台显示器就可以让你的生产力提升20%-30%。对于这一点,我是实践过的,双显示器甚至3显示器,真是方便多了。你可以一边看着资料,一般敲代码。

书中有非常多的“金句”式的闪光点和各种诀窍,你可以单独拿出来总结成文,用于指导实践。不过,事情从来都是说来容易做到难,战胜自己的习惯和惰性是相当不容易的。

好书不单给你指导,还会给你提供深入研究的各种索引。从这点上说,此书虽薄,意义却重。

IT人永远不老,老程序员价值何在?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IT人永远不老?做梦,怎么可能。无论你现在是多么风华正茂,青春洋溢,终有成熟、老去的那天。

但是,人的身体可以变老,人的精神面貌、心态却真的可以“归来仍是少年”,只要你心不老,保持着对生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进取心,眼光和状态就会不同。

最近一则新闻刺痛了我的神经,中兴公司的某大叔级开发人员被公司逼迫辞职,最后发生惨剧。再联想起年初的“华为-35岁辞退”事件,我很想在这里聊几句。

首先,你要对资本的残酷性有一定认识,很早就要有心理准备。当它需要你的时候,鼓吹“公司就是你的家”,你可要明白这是忽悠,别真的信了 – 哪里有这回事。公司不是你的家,如果需要,他可以随时裁掉你,解除雇佣关系,毫不留情。人力与资本之间,实质是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当然可以一拍两散。心里不把公司当成家,把它当作随时可以走开的工作场所,你就不会真的无法忍受、想不开了。但是,这跟工作要认真敬业并不矛盾,人可以很职业很负责,工作做的很好。真要到最后一刻,属于自己的利益要积极争取,实在没办法也不要太计较身外之物,人要豁达。

为什么要“清理老程序员”?有公司管理、成本方面的原因。同样的事情,如果新人比老人好用又便宜,没家庭负担,加班不要钱,干活劲头儿还足,你是老板你咋做?很明显的选择嘛。换个角度说,你在做什么以至于让自己可以轻易被取代呢?当然,如果是公司经营困难或者全行业出了问题,那个是另外一回事,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通信行业就有点类似“基础设施”的味道。基础设施做完了,除了维护、更新还需要人力,建设大军们就得等下一波技术进步的浪潮了。但是信息化社会的应用需求却不是。应用需求千变万化,深入企业应用,使用IT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整合进入生活、提高生活品质,IT行业还会有很长的发展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背景因素:社会分工的水平,也就是产业发展的程度作为背景,决定了个体职业的前景。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专业化分工止于边际交易成本。说白了,如果请人干不如自己干,那就不会再细分工作了。欧美社会因为制度优势/科技优势,可以把分工发展的很细,专业化程度很高,反之也推动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你做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做到年纪很大,只要足够优秀没问题。著名的StackOverflow网站有过统计,其站内40岁以上的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开发者大有人在,非常活跃。

国内行么?困难。国内的IT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大量的工作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应用开发,一套系统,增删改查,会骑自行车就可以了,要什么开宝马的司机?你看看有多少重要的开源项目,特别是基础应用项目,都是国外资深开发者发起的?国内大量公司是拿来用就好,能给出点反馈,提交点代码就算不错了。因为我们没多少时间也没什么耐心参与开发,甚至觉得经济上划不来。既然不需要做那么复杂的工作,简单开发应用就好,那还要“资深的开发者”干什么呢?所以这里缺乏职业深化分工的土壤,以至于限制了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反过来也制约了国内的开发水准。

不过,近些年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参与基础性系统开发的重要性。一些大公司开始自己研制适合自己需求特性的,但是也能通用的产品。比如阿里巴巴做了数据库/分布式中间件等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开源推广。这些地方,特别需要高级开发人员,因为没有深厚的积累以及高超的开发能力,根本就玩不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成年人,认真的学习仍然可以获得神经元的有效连接 – 形成记忆和技能。所以不要才40岁就真觉得自己学不动了,其实是你犯懒了。IT研发这行,知识更新飞快,如果你指望拿以前学的东西吃老本走下去,从不想着刷新知识储备和技能,真的是很危险的行为。突然某一天,你的知识派不上用场,职业上再也不需要你,那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能怪你自己。

我们怎么办?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职业生涯中,保持好足够的竞争力,以及给自己增加其它选择的机会。

提升学习的能力。要懂得研究学习方法。优秀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的学习能力,长时间保持在高峰,学会新把戏也不是新狗才能办到,老狗也能做到,并不是多费力的事情。人年纪变大,记忆力会不如青年时代,但是因为经验增加,理解力却提升了,此消彼长。如果可以,多学些领域之外的东西,扩展知识面,特别是人文类。懂人远比懂机器更重要,更有价值。

以精神、体力透支为代价无法走的长远。你拼不过小年轻的,也没必要比这个,早点拒绝“天天白加班”的工作和公司吧,无论说的多么动听,公司多有名。自己想一想,值不值得。拼体力你没有优势,优秀老码农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深度,更突出体现在技术组合/选型上。搞过的东西多了,有创造力的人会形成直觉。解决某些问题,用什么办法好,什么技术组合起来最合适,直觉上就有了主张。甚至还能用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去处理需求,这种能力很珍贵的,也很有价值。

争取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专家才有良好的直觉,才能用直觉工作,专家难以替代。有时候,你工作的领域,深度是不够的,很容易干个2-3年就到底了,摸的很透彻。那么这就是比较危险的地方。新人在有经验的老手带领下,甚至熟悉的更快,自然要替代你了。那就想办法换个更有深度有价值的领域,研究到非常深入的水平。如果你现在贪图省心省力、轻松愉快,那后面自然是费神费力、紧张焦虑。容易的道路越走越困难,困难的道路越走越容易。如何判断领域的价值?看看是不是“强势知识”。所谓的“强势知识”,就是它的认知进步、革新,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而眼下确实有产生突破、扩大应用的情势,大家都很热切需要的东西。此外,它还有比较大的难度,以至于学会用好,非朝夕之功。有时候它是行业的热门,有时候也不一定,因为有炒作的成分,自行判断吧。

别乱花钱,要有点风险意识。有太多太多年轻的时候拿着高工资,不知积累,到处玩乐,到处瞎买,胡乱买入高风险资产,胡乱买股票的人了。你确实是给经济繁荣做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也埋下了未来的隐患。人重要的是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欲望。适度娱乐理所应当,没家底的月光挥霍不可取。世界急剧变化,未来高度不确定,很难说得清。连系统架构设计都留冗余手段以防不测,何况人类。手里留下适度的储备用来缓冲,是很必要的。

年龄真到了职场上难以应聘的数字,你对自己的积累和技能有底气么?你坚信自己有能力做些有利于社会、能解决人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吗?有底气跟人合作也行。如果你甘当职场上的螺丝钉,就不要怪自己在突然的变化面前不知所措。

愿各位朋友都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新的人生境界,获取新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把握着主动的权力。

重要的技术创新节点容易发生在什么地方?

这个想法酝酿过一段时间了。不过写成文则是临时起意。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

数据库压缩技术探索

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201478

想起以前还有一篇谈TCP的新BBR拥塞算法的:

Linux Kernel 4.9 中的 BBR 算法与之前的 TCP 拥塞控制相比有什么优势?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433/answer/135903103?from=groupmessage

在我看来,这几个都是很重要的创新,特别是TCP的BBR拥塞控制算法。但是这些创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特点就是:它们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假设。一些重要的技术创新,可能发生在原有假设被破坏的环节。

原有的思想、相关设计,基于过去的环境设定,可能过了很久之后,并不适用于当下早已脱胎换骨的环境。

而人是很容易习惯过去的动物,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后面蕴含的假定。比如TCP原有的拥塞控制算法,基于网络带宽小,速度慢的假设上。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光纤大行其道,骨干网络速度飞快。原有的算法就不再适合了。其它情况也是类似的。如果察觉到这个变化,找到错误假设的环节,就能得到核心级别的突破创新。

以前学《计算机原理》的时候,老师就问过一个问题:数据是校验多好,还是少好。 我们本能的回答:多好。老师说:不是,只要有条件,越少越好。因为只要链路可靠,不校验就提高了有效数据比例,提高了性能,节约了成本。

20多年前,我的第一台计算机还是486-80,内存4M,硬盘630M的时候,我也没想过自己用的PC,内存都是32G了。相对于CPU、内存,硬盘进步算最慢的了,可固态硬盘 – SSD还是能秒杀机械硬盘。

原来的拨号网络网速56k,现在光纤100M。硬件环境变了,很多基于原来硬件设定的东西都要随着变革,这里面就会有很多改进、创新的机会。

About Us

Since 1996, our company has been focusing on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web hosting, server host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e-commerce and other Internet services, and constantly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providing enterprise-level solutions and providing personalized service support". As a Dell Authorized Solution Provider, we also provide hardware product solu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any's services.
 

Contact Us

Address: No. 2, Jingwu Road,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hone: 0086-371-63520088 

QQ:76257322

Website: 800188.com

E-mail: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