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与中国古典文学相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多都缺乏独特的中国性存在,导致海外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纳度相对较低。另外,中 外学者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层面展开的对话不够深入,使许多优秀的文学译本缺乏海外推介和宣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译介中国文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的海外影响力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文学作品更多地被译成各国文字,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画卷上泼墨挥洒、精彩纷呈。
1文学交流现状喜人
文学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各国文学经典的交流更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的突出表现。
南京大学教授江宁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外文学之间的交流状况喜人。国内出版社译介、出版了大量各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同时,海外很多出版公司也有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译文作品出版。应该说,当前的中外文学交流是30多年来互动状况最好的时期。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教授王建开举例说,为支持中国文学“走出去”,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先后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等八大工程,打开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物市场。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马红旗认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节奏正在不断加快。他说,当今,一大批中国作家的作品,尤其是当代中国知名作家的作品在海外有了多个语种的译本。这些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同样也是国力不断增强的一种体现。
2正视海外传播制约因素
不少受访学者表示,我们要看到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仍存在一些瓶颈。
“其中的制约因素有多种,翻译是一个重要因素。”江宁康说,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的中外文化素养和语言造诣。中国的许多成语典 故和方言俗语带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色彩,这往往是译者对汉语文本进行翻译处理时的一个难点。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和交流活动中,中外文化素养和多种语言能力 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译介要素。
马红旗说,海外译者在翻译推广中国文学作品时,多采用“归化”和“漏译”的方法: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其母语读者的价值取向和阅读偏好,另一方面也 可能是由于他们并不能完全领会中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文学的传播和交流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如果有价值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译作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中国文学海外交流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除翻译瓶颈外,国内图书出版行业对海外图书市场的开发也相对滞后。”马红旗认为,我们不能忽略市场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应当主动出击,在海外图书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立告诉记者,与中国古典文学相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多都缺乏独特的中国性存在,导致海外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 学的接纳度相对较低。另外,中外学者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层面展开的对话不够深入,使许多优秀的文学译本缺乏海外推介和宣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 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3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学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精髓,其可接受度和可覆盖面将会超出简单、直接的‘推广’,影响也将更久远。”马红旗表示。在王建开看来,除在国家层面继续展开专项扶持外,还可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江宁康建议,首先,当今文学作品应表现出与海外读者共同关心的内容。其次,我们的作品应展现出独特 的民族文学特征和人文地域风情,要具有语言的美感和想象的冲击力。再次,当代作家应注意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出精品,注意突破自己既有的写作模式。最后,文 学评论界应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中肯和有建设性的批评阐释,从而有效推动文学创作的不断推陈出新。
在黄立看来,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存在“缺乏体系性”这一问题,对这一传播体系的构建,应该从对当代经典创作的期待、对优秀作品的选择、对选取译本的反复锤炼、围绕各个译本与西方学界展开对话等四个方面展开,致力于形成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良性循环。
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具体策略层面,王建开认为,应该明确定位、扩大读者群。“当前海外大众读者更乐于通过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来了解中国社会。因此,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要开拓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群。”
王建开认为,把中外名著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认同感。他举例说,在今年的伦敦书展上,新版双语译本《牡丹亭》《莎士比亚悲剧六种》在伦敦首发,在展现中英文学辉煌的同时,推动了两国文化交流,更帮助海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英语教师是中国文学‘走出去’译者队伍的重要力量。”王建开说,高校英语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形成了偏重英译汉的“传统”,汉译英人才相对缺 乏。因此,应发挥这支队伍的英语专长,积极从事中译英工作。近年来,一些大学相继成立的为“走出去”服务的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都会为译者队伍的培养 和发掘提供平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